【TOPick診症室】30多歲男子患肝癌有家族史 港大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助診斷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8/01 15:00

最後更新: 2021/08/04 18:18

分享:

分享:

港大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司徒偉基與團隊一同研究人工智能技術助診斷。

肝癌為本港10大常見癌症中排第五,其死亡率則排第3,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司徒偉基表示,肝癌的死亡率高的原因是早期癌症難以靠病徵發現,而醫學界正研發人工智能技術,期望可以利用有關技術及早診斷出早期癌症,令患者盡早接受治療,提升存在率。

司徒偉基在接受TOPick訪問時指,早期肝癌大多沒有病徵,當患者出現病徵時,多數已屬晚期癌症,即使再接受手術、移植、消融、化療或其他方法,亦無法將死亡率降低。

他提到,肝癌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0多歲,不過他在臨床上曾接觸過一名30多歲的男病人,由於他本身患有乙型肝炎,加上其多名親人先後患上肝癌,故接受檢查。其後在電腦掃瞄結果發現,他體內有一粒腫瘤,至手術時再發現多一粒腫瘤,並證實帶有癌細胞。

他透露港大的團隊在研發人工智能技術,希望可以透過跨部門的合作,利用有關技術可及早發現到早期的癌症,令病人盡早接受治療,提升存活率,相信有關技術在未來5年至10年可應用在醫學界。想了解患肝癌的高風險因素,市民又應多久進行一次檢查?密切留意明日(8月2日)晚上10時在HKET TV健康台播出的《TOPick診症室》

緊貼東京奧運及港隊消息,即看奧運專頁:https://bit.ly/3inwDGa

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https://bit.ly/3vw84v0

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即看: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郭詩詩